為了全面推進由農資貿易商向現代農業綜合服務商的轉型,省供銷農資集團以建設的“兩端”“兩網”點位為陣地,以“產品+服務”模式為基礎,通過打造上百人的專業農技服務團隊,以技帶農、以技助農,服務為農,成效顯著。
磨礪新團隊,借智引才讓自身水平專業化
打鐵還需自身硬。集團改變傳統農資“坐銷”的思路,強化營銷團隊的能力提升、素質提升,通過“軟硬兼修”,實現了傳統營銷團隊向專業化農技服務團隊的轉型。
一是引進專業人才充實團隊。專業性的農化服務需要專業化的人才隊伍。集團在營銷團隊強化引進“專業選手”,瞄準農業相關專業,通過針對性社招、儲備性校招,近兩年共引進專業人才150余人,迅速構建起了“以老帶新”、“中青結合”的百人農技服務團隊。
二是引進專家課程培養團隊。集團強化技能提升,迅速把一線銷售人員從“專業選手”培養成“行家里手”。通過引入省農科院土壤肥料學、作物保護學等系列課程100多節,以“視頻學習+現場觀摩”的形式,常態化開展內部日訓、周訓、月訓等,促進員工農業技術服務水平和專業素質能力持續提高。
三是引進專業硬件配置團隊。集團依托省內區域綜合為農服務中心的提升改造,建設了現代化的農技專業培訓室,添置了農技服務車40余輛,測土儀、測糖儀、葉綠素儀等專業儀器60余臺,大幅提升了硬件水平。
推出硬產品,送方案讓農業生產“標準化”
產品是服務的重要載體,團隊把產品送到田間、把用肥方案送到一線,使農民的種植行為向標準化、程序化轉變。
一是聚焦區域,對口孵化產品。團隊聚焦四川不同地區土壤特性、農作物營養需求和肥藥精準高效利用等關鍵指標,通過貼牌生產、來料加工方式,孵化出了“邦力達”、“沃爾丹”、“寶萊”等幾十款自主品牌產品,年銷量達8萬多噸。
二是聚焦作物,定制用肥方案。團隊持續推進中微量元素特肥、功能性肥料應用試驗示范,開發出了針對水稻、小麥、玉米等大田作物以及石榴、花椒、柑橘、葡萄、油桃等規模經濟作物的定制個性化用肥方案20多種、適用肥6種,目前已在省內的樂山等地應用7萬多畝。
三是聚焦高端,助推用肥提質增效。團隊通過與國投羅鉀技術中心合作,在2022年新研發了“羅布泊”牌大量元素水溶肥、農業用硫酸鉀、硫酸鉀鎂肥等系列新產品,構筑起了“羅布泊”牌系列高效差異化產品體系。有效促進了我省肥料供應結構優化和減量增效。
亮出示范田,送技術讓一線農民“專家化”
技術是根,服務是本。團隊合作建設作物示范田,深入一線開展優質服務,不斷擴大社有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一是建設示范田,將效果展示到“家門口”。團隊以“土壤、作物、技術服務”為核心有針對性的進行技術服務,在遂寧船山區百畝桃樹基地,建立了以“紅牛唯美肥+邦力達復合肥”為營養套餐的桃樹種植示范田;在米易建立了近300畝芒果、火龍果種植示范基地;在重慶潼南,開展了40畝檸檬基地示范田建設。目前,集團下屬各公司年均建設各類示范田200多塊。
二是開展技術交流,讓專家培訓到“家門口”。團隊針對地方特色農產品,組織開展了什邡川芎種植技術農民會、鹽源縣蘋果增產交流會、宜賓屏山縣茵紅李種植技術交流會、綿陽安州區大蒜種植戶技術交流會、遂寧大英縣卓筒井鎮桃樹種植戶技術交流會等一系列技術交流培訓會。據統計,團隊年均開展各類農民技術培訓會400多場次,培訓人員1萬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