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越西縣爾賽鄉洪洛村確定為省農資集團脫貧攻堅定點幫扶村。該村是位于大涼山腹地的彝族村落,平均海拔2100米,距越西縣城50多公里,交通不便,長期以來當地人靠種土豆、蕎麥、玉米和放羊牧馬為生,發展十分落后。2019年4月,經集團統一安排,林海同志擔任第三任駐村第一書記,接過洪洛村脫貧攻堅的重擔。在林海同志駐村幫扶2年多時間里,他扎根彝區,吃住在村,不畏艱難,沖鋒在前,帶領全村勝利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
林海同志上任時,洪洛村的脫貧攻堅工作雖已在集團派駐的前兩任第一書記的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但由于原來各方面的基礎過于薄弱,幫扶任務仍然艱巨,扶貧工作依然繁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洪洛村在2020年取得脫貧攻堅的勝利,成為擺在林海面前的頭等大事。
“幫助村民脫貧是我的使命,不論多苦多難都要完成”。上任之后,他嚴格按照當地黨委、政府的要求和集團黨委的部署安排,恪盡職守,一心一意撲在扶貧工作上,以一名優秀共產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克服各種困難,盡職盡責、盡心盡力開展脫貧攻堅。他通過深入調研,結合洪洛村的實際,積極推動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在他的推動下集體經濟投入了越西縣大型蛋雞養殖基地、爾賽綠殼蛋雞養殖、越西蘋果園、爾賽鄉光伏發電等項目,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9萬元,集體留存后給村民分紅13萬元。他因地制宜鼓勵村民進行產業發展,先后組織了綠殼蛋雞雞苗、中華蜂捐贈,培養致富帶頭人,鼓勵農民大力發展牛、羊、豬等養殖業,鼓勵村民外出務工,促進增產增收,村民通過務工、產業、公益崗位、低保,人均收入均在5000以上。同時,他也積極推進積極協調集團,投入人力物力用于本村助推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改善、四好建設推進、幼兒園教學設施完善、培養村級致富帶頭人、為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村民家庭提供助學金幫扶,將扶貧與扶智相結合。通過上述措施,使當地產業進一步發展,村民收入進一步增加,居住地環境進一步改善。
“洪洛村是我的陣地,我必須守住守好”。2019年12月,林海同志在工作中不慎腰部小關節脫臼受傷,由于當地醫療條件有限,在當地醫院復位后仍然帶病堅持工作,直到病情復發加重才轉回成都進一步診治。醫生要求長時間臥床休息靜養,但他放不下村里的扶貧工作,病情稍有好轉,就義無反顧地返回村里投入工作。 2020年2月,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上級通知在做好自身防護條件下,全體駐村干部立即返村,幫助防控疫情。在家中休假的林海同志接到通知后,千方百計采購消毒液、防護口罩等防疫物資,想辦法返回洪洛村,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向村民發放防護用品,指導村民做好個人防護。疫情好轉后,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積極幫助準備外出打工的村民順利復工,克服了疫情給扶貧工作帶來的嚴重影響。2020年下半年,脫貧攻堅戰進入最后決戰,林海同志帶領村扶貧工作隊和村組干部按照上級考核要求,一方面白天入戶檢查,一戶戶反復核實確認,想方設法,多措并舉,確保全村每戶全面達到脫貧考核硬性指標要求;另一方面晚上加班加點準備完善考核資料,“5+2”“白加黑”,工作到半夜成為了常態化的工作狀態。通過艱苦細致的工作,洪洛村先后順利通過了縣、州、省和國家逐級考核檢查,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
林海同志扎根彝區,不畏艱難困苦,勇挑重擔,以村為家,埋頭實干,圓滿完成了駐村幫扶任務,用行動彰顯了作為一名黨員的責任和擔當,他本人也先后榮獲集團公司授予的“先進個人”和“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在結束駐村幫扶工作回到公司后,又開始了新的征程。